餐饮业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发展创新的势头强劲,很多餐饮人第一时间就上线扫码点菜。如今,扫码点菜已经运用了一段时间,它的实际运用效果又是怎样的?米客带大家一起来听听使用者的声音。
1、 扫码点菜流程VS传统点菜流程
扫码点菜:① 顾客就座后扫码二维码,查看电子菜单,自助点菜,支付→②后厨接单制作→③ 服务员送餐到对应桌位→④ 需要加餐,二次扫码桌码选择菜品,下单制作。
传统点菜:① 排队取号→② 使用纸质菜单点餐→③ 等待服务员点餐、核对→④服务员送至收银处,由收银员手动下单→⑤ 厨房制作→⑥ 服务员送至对应桌位→⑦ 需要服务时,二次呼叫服务员→⑧服务员到桌询问→⑨ 服务员再次返回提供服务→⑩ 呼叫服务员买单→ 服务员送至收银处,由收银员核对金额。
由此可见,扫码点菜有效优化用餐过程中四个核心流程,平均节省顾客用餐时间15-20分钟。同时,还能优化人力,提高餐厅翻台率,提升营收。可以说,扫码点菜具有巨大的行业竞争力优势。
2、 顾客角度的扫码点菜
从餐厅引入这样"自助"服务的时候,有关扫码点菜的各种声音甚嚣尘上。现在我们来听听一些顾客的"声音"。
①"扫码点菜简直是社交患者的福音,有时候服务员太热情的推荐菜品,很尬……"
米客语:服务员一直跟前跟后很热情,的确不错。但有时候就是想安安静静的吃饭啊,扫码点菜可以给我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。
②"不熟悉的顾客体验的确不好,但不代表扫码点菜不好。想想十年前出门吃饭用现金、五年前刷卡、如今只要扫一扫。"
米客语:大部分大势所趋的东西一开始也是不被认可的,但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3、总结
其实,无论餐饮创业者采用什么样的工具、演化成什么样的表现形式,点餐机也好,微信点餐也好,智慧餐厅也罢,其根本都是为了满足线下餐厅,真正地实现产品数字化、消费数据化、用户社交化和品牌社群化的需求。